Q2:Why did Disney decline in the 1970s? What specific mistakes did it make?

Disney的核心價值在於他們不斷推出深得人心的動畫角色。
1960年代以前,disney的角色由Walt設計或把關,鮮明的角色定位與性格,很容易讓社會大眾喜愛。但1966Walt驟逝以後,Disney內部沒有這樣的人才,導致角色品質下降。當時的Disney很可能也因為領導者角色太明顯,失去領導者後公司內部出現一些問題造成效率降低。1980初期各大樂園陸續開幕,Disney又砸下了大筆資金經營航空公司、旅行社等等,試圖整合上下游產業,即使看起來是快速成長,卻因資金來不及回收,所以整體的收益是下降的。此外19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,公司內部出現了影響重大的創意斷層,高階經理沒有新創意新想法產生,只是一直想著「如果Walt還活著的話,他會怎麼做?」在沒有新創意的情況下,這個時期Disney公司出品的動畫內容大都只是先前拍過的作品的續集,新作品相當少,對觀眾來說沒有太多的新鮮感,自然成不了大作,由表七就能發現,最賣座的30部動畫片中,即使Disney出品的高達24部,卻沒有任何一部是在1970年代時所出品的。

總而言之,在1970年代時期,Disney公司似乎忘了公司原來的核心價值─的動畫角色,反而著重在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大,導致了1970年代的declination。

註:Disney的獲利,來自於成功塑造它的動畫角色。

 

 

 

 

Q4:Has Disney diversify too far in recent years? Your suggestions to Disney.

現狀

整體而言,我們認為Disney "stuck in the middle"。
藉併購方式跨足非相關產業,由歷史的經驗可知幾乎是失敗的。Disney在做非相關多角化的過程中,因為不是自己的專業領域,在議價能力及管理能力或許不比專業公司,於是cost高於同業,只能利用原來Disney所塑造的角色吸引客人,讓value提高,於是也有較高的價格。(Ex:餐廳販售mickey圖樣餐點吸引小朋友,但也許食物不好吃或沒有其它的特色,客人吃一次就不會想再來)。要維持住這些非相關多角化而靠著角色連結的事業,需要不斷推出深得人心的角色,如果沒有足夠吸引客人的角色,那麼飯店、餐廳、樂園之類靠著角色賺錢的事業將會虧錢。近年來,Disney的創意點子減少,沒有新的、稱得上經典的作品出現,我們猜測可能與K製片出走有關。(由數據資料可知,他在職期間,Disney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出品,如阿拉丁、獅子王、玩具總動員、風中奇緣等等)。而Disney近年跨足媒體產業,試圖成為媒體王國的動作,更使得它無法將足夠的資金與資源投入在角色的創作上。檔期的縮短、與動畫大廠的合作在在都顯示Disney越來越走向商業化,而失去了以前花四五年好好做出一個經典角色的精神。

 

我們提出兩個互相衝突的選擇:

 

Option1.商業帝國,媒體娛樂業大王。(第二個華納)

因為資金沒有專門投注在角色的經營上,導致core competence devalue,靠著角色生存的飯店 餐廳 樂園必須做個切割。
將資金運用在媒體業的相關多角化上,捨棄Disney的傳統風格,重新出發成為商業導向的企業。

 

Option2.創意公司,內容提供者。

將公司拉回傳統的經營模式,投注大量資金鞏固core competence,比如說買下別家動畫公司或挖角,好好做出動人的角色,並繼續使用以前的方法,靠著角色支持非相關多角化的事業如飯店餐廳等等。切割其他與角色無關的事業,維持Disney品牌形象而不被模糊掉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ynergyy 的頭像
    synergyy

    synergyy

    synerg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